无障碍浏览
长者模式
当前位置:延平区人民政府 > 走进延平 > 延平概览 > 区情简介
延平区情简介
2025-03-16 21:10 来源:延平统计年鉴 

延平区地处福建“母亲河”闽江干流源头,当水陆之会,扼八闽之喉,素有“闽江之珠·门户城市”之美誉。总面积2652.84平方公里,辖15个乡镇、6个街道,常住人口45万。

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。延平建县于东汉建安元年(公元196年),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五县之一,也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和八闽文化发源地。宋朝的杨时、罗从彦、李侗、朱熹长期在此讲学论道,留下“延平四贤”“程门立雪”“双剑化龙”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;爱国将领郑成功曾在此操练水师,提出“延平条陈”战略思想,为驱逐荷兰殖民者、收复台湾奠定基础;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曾迁到南山镇驻扎,境内有王台镇八角楼、“闽江地下航线”等红色遗址,是“红旗不倒誉东南”的革命老区、中央苏区县;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、总结提升的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源于此,王台镇溪后村是全国科技特派员第一村。

交通便利的枢纽之城。延平是南平“南大门”,自古就是闽北的交通要塞。境内有京福高铁、南三龙铁路等5条铁路、2条国道和5条高速公路,距离沙县机场半小时、武夷山机场一个半小时,1000吨级货船可由闽江“黄金水道”直溯江阴港,是南平市唯一实现“公铁水”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。

资源丰富的生态之城。素有“森林之窗、本甲全闽”之称,森林覆盖率74.5%,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、福建省森林城市,王台安槽下速生丰产林创下单位积材世界纪录,周恩来总理曾签署国务院“绿色金库”嘉奖令;被誉为“中国百合之乡”,百合花种植面积8500亩,是全国第三大百合花鲜切花产地;境内有一江三溪,七十二支流纵横交织,水电蕴藏量居福建省首位,还有国内罕见的特大型铌钽矿床、中型锡矿床,全省规模最大的透辉石矿,以及重晶石、白钨矿等31种矿产资源。

基础扎实的创业之城。延平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,有南孚、南铝、南纺等一批传统工业企业,还有太阳电缆、元力活性炭、长富乳品等一批骨干企业,是全省最大的电线电缆、乳制品、铝型材、碱性电池生产基地。当前,延平已纳入福州都市圈规划,正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,加快建设省会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,奋力打造福州都市圈门户城市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